【资料图】
2023全国两会
天津北方网讯: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展现美好生活的视频创作者、让更多人实现“家务自由”的家政服务员……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助推数字经济的发展。“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零星分散、流动性强,既有劳务活动,也有经营活动,在用工关系上大多超出了有无劳动关系的二分法范畴。准确判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收入性质是当前保障该群体合法权益的关键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晖说。
如何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法治建设,为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织密“保护网”?“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经济活动实质问题,出台司法解释,适时发布一批指导案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实质判定提供统一标准,为各地、各级人民法院提供裁判依据,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自主纳税意识相对较弱,对税收政策理解不足,税务部门可以据此精准开展针对性服务,引导依法依规纳税,稳固税基。”杨晖说。
杨晖还建议,建立覆盖法院、人社、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并同步配套建立工作协调联席会议机制。“还应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其中,结合一线经济实践的丰富经验和法治研究成果,助力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在监管共治中最大限度确保自身业务合规。”同时,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新就业形态领域非诉服务专项行动,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的法律咨询、非诉解纷、普法宣传等,及时回应劳动者最关心的合法权益保障和依法依规纳税问题,准确判定和化解争议,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平台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民就业增收。(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