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如果这9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相关的文章。
篇1: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为载体,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相关资料图)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2.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学校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学校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学校课程实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制定学校课程开设计划,将学校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计划,撰写教案。
5.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五、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
1.成立学校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七、资源包的开发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的资源包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开发资源包,学校进行资助,保证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八、配套措施
1.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科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计入教师工作量,按工作实绩进行奖励。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看过20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人还看了:
1.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3.2017小学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4.小学20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5.2017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篇2: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题立项工作的背景及思路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本学期我们组建了学校中心课题组,并出台了《学校中心课题组校本科研工作实施方案》,将我校承担的晋中市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学习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以及区级课题《堂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等3项课题分解为若干项与老师们关系密切且比较容易入手的小课题,在校内开展子课题立项工作。
所谓“校内子课题”是针对我校提出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校级总课题而言的。我校决定从今年起,将校内子课题立项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同时将市级课题、区级课题和校内子课题一并纳入学校常规课题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的管理程序,重视过程管理,并于每个学期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
二、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
为更好地促进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和提升学校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在学校中心课题组的基础上成立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负责各教研组常规课题的指导、督查和校内优秀论文成果的评选工作。课题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各教研组推荐产生,要求能够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一定的课题指导能力。
三、子课题选题建议
上述课题研究方向是从宏观的角度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和三步导学教学模式设计,旨在帮助老师们确定思考的方向;子课题是从中观角度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进行设计,旨在帮助老师们确定研究的大体方向。
校内子课题研究一般要求选题要小,从某一个细微的角度为切入点,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所以,建议老师们在选题时尽可能从微观的角度入手,选择某一个点作为切口,开展实在的、细致的、具体的、深入的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及相关要求
1、选题与申报时间
每学期开学为课题选题与审报时间,根据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结合区教研室构筑学生课堂,改善学习生活”实验研究及我校小组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等确定研究课题,填写立项表,向学校中心课题组审报。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专家委员会确定是否立项。
2、课题研究内容要求
课题研究要求从所教学的学科、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案例真实(必须是自身教学中鲜活的故事)、研究成果有效(给自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3、课题规模及周期
子课题研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子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如果是市级、区级课题可以成立课题组,研究周期为一个学年或以上。
4、过程管理
每学期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由课题负责人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5、结题要求
每学期末或学年末为课题初步结题时间,课题结题要有结题成果(初稿)。结题成果一般分为论文和研究成果报告(教学成果)两种。课题初步结题后,要在每学年度下学期对课题成果进行实践验证,然后对成果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终稿。
6、课题成果评选
每年5月底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组织本学期优秀论文成果评选,然后根据区教研室所核定的指标数目进行择优上报。市级、区级课题结题成果按照优秀成果进行申报,校内子课题结题成果按照优秀论文进行申报。
五、本学年校内子课题立项的具体要求
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本期课题立项即正式启动,下学期开学一周内将立项表以自己姓名命名发送至学校教导处。然后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对所有申报立项的课题进行审批,确定是否立项。
篇3: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实施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加快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对教育的促进和发展功能;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构建比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写字课程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管理措施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篇4: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数学学科发展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四、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三环七步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索(整理有效信息――列式――理由――试做)、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自主探索: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有关的信息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①整理有效信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从多个信息中选择必需的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信息选择不准确必然导致算式的错误。选择有效信息的过程可体现出学生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和明晰。
②列式: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各个有效信息的内在关系,列出算式。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③理由:让学生解释自己所列的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信息,算式的前后有哪些联系。解释理由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所解决问题的理解,并有效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
④试做: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进行检验。
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分享他人的想法,彼此交流、讨论、补充、提示。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⑤交流:通过小组内交流,彼此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⑥汇报: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的成果,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结提升(优化):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和优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达成共识并确定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案。
五、教材优化(学生作业系统设计)
篇5: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实验考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实验考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和生物学科老师
1.生物学科老师负责对学生在实验考查技能和考查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2. 负责实验室布置及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
3. 负责通知各批次学生按时进出教室。
4.负责在实验楼前,组织考生排好队,有秩序进入实验室,并负责出入口处管理。
5.各班班主任负责清点学生人数,及时通知未到校学生,负责班级纪律、卫生管理提醒学生按时出教室到指定的集中地点排队。
6. 负责医务工作。
(三)监考组
生物实验室(1)
主监:外校专职教师1名
副监:
生物实验室(2)
主监:外校专职教师1名
副监:
二、考查科目、内容及时间
1.考查科目:八年级生物
2.考查内容:依据教育局教研室提供的实验考查试卷试题。
3.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三、考查方式:
1.生物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每个实验室安排4组,,每组由一名专职教师监考,每组的考生6人,每个实验室设主考教师1名,实验员1名。
2.外校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抽签,每组的专职教师负责记录考生的成绩,实验员负责仪器的补给,考生考试结束后,外校专职教师负责收取考生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
四、考查结果
监考教师参照各学科实验考查评分细则,根据考生完成考查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习惯,对考生的实验操作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并在学生实验报告上评定等级〔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
五、实验操作考查的组织
1.考场布置:xx月xx日教务处、实验员根据要求做好考场的布置工作,要求实验桌应满足实验操作要求,桌上没有与考查内容无关的器材与药品。每个考场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并有应急仪器、药品、草稿纸等以备考生使用。
2. 考前一天,进行考前动员,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和考场注意事项的培训,并组织学生熟悉考场。
3.考生分期分批进入相应考场,考生除携带必备的文具外,不许将其它物品带入考场。
4.考查时间:开考铃响,考生方可进行实验操作,答题如需草稿纸,应有考场统一提供。每场实验操作考查时间为15分钟。
5.主考及工作人员开考后要核查考场人数;及时了解情况,处理偶发事件,根据考场实际,分别记录缺考等有关情况。
6.监考教师必须佩带监考证,严肃考场纪律,监考教师对违反考查纪律的行为,分别采取劝止、警告直至取消考查成绩等措施,并如实记录事件发生的情况。
7.实验操作考查考生当场操作,监考教师当场评分。
8.当考查结束前5分钟,监考教师应提醒考生。考查结束铃一响,即告知全体考生停止操作及答卷。并有秩序地组织考生离开考场。
9.收卷整理:考查结束,监考教师应严格按照考生顺序分别整理好考生的书面答卷和考生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
10.实验操作考查工作结束后,将答卷、实验考查成绩记载表送学校存档。
篇6: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新课程实施要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人人有责”意识,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节约――我为和谐社会展才智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斗志;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造的精神;
3.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四、活动要求
1.参与对象。在校初一年、初二年、高一年、高二年的全体学生及相应的班主任。
2.分类实施。校园科技节由不同的活动系列组成,各年级、各学科、各备课组及全体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选定自己的活动内容,根据不同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
3.注重过程。活动的实施要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要围绕活动的主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与学习相连、与生活相关、与科技结合;体现时代气息、彰显科技魅力、展现学生水平。核心是我们的、自己的、科学的、时代的。
4.严格评审。每项活动都要制定出较为完备的考评方案,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对活动的成果进行评审,要设置一、二、三等及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者个人及团队进行表彰。
5.成果展示。对科技节活动中产生的获奖作品要进行展示,以此激发全校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第二届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六、活动内容
1.科技小论文比赛(组织者:教研室)
(1)评选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自然与社会,阅读科普读物,然后写一篇观察报告、科技小论文、读后感、科普童话、科普幻想等体裁的文章。
(2)评选要求:
①论文必须符合基本格式,所有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正文使用宋体四号字,字数在1000字――2500字之间。
②科技小论文要突出论据的科学性、思维的创新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社会调查必须经过实地调查或查阅文献,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捏造或浮夸,调查要求实事求是。
③论文题材、内容不限,不得抄袭、网上下载,文责自负。引用原文或资料必须注明。论文可个人撰写,也可小组合作(最多不超过4人),注明作者及所在班级。
④论文上交截止时间:11月21日(星期四)前。各班由班长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教研室柯荣辉老师。
(3)评选对象:
相关教研组(除物理组和英语组以外)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的科任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辅导一篇科技小论文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每个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组织者:物理组)
(1)评选内容: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运用“声、光、电、磁、运动、机械”等科学原理,制作科技作品。
(2)评选要求:
①创新实物作品:生活小发明、节能环保小发明、变废为宝小设计、学习小发明、科技小发明、娱乐小发明、手工小艺术品等。
②创新理念作品:创新理念型论文(新观点、新理念、新颖管理模式)、书法、科幻画等。
③创新演示作品:电子贺卡、演示文稿等(演示某个科学幻想情节、故事、介绍类等)。
注:小发明要有创意,有价值,实用性强。小制作要精致、美观。每件作品附带两份说明书,一份粘贴在作品的下方,一份单独上报。说明书中注明:发明(制作)人、班级、作品名称、使用方法、辅导教师、发明(制作)时间等等。所有作品必须是同学本人亲手设计制作,也可以利用别人的理念进行创作,如发现有偷窃他人发明成果或别人代替制作者,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严肃批评。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二每位物理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作品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3.科技绘画摄影比赛(组织者:美术组)
(1)评选内容:
组织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歌颂美好的生活。如未来的溪安、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八中等。
(2)评选要求:
①摄影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作品要能展示摄影者一定的摄影功底和摄影技巧。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也可以反映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题材不限。
②摄影作品直接上交照片,底片自留。照片尺寸大小、色调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每幅照片应有“标题”,并配有简短的背景材料文字介绍,有作者署名及注明所在班级。
③作品可个人单独完成,也小组合作完成(不超过3人)。照片内容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利和个人隐私。
④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各班由美术教师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上交给陈锦洞老师。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每位美术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份科技绘画、摄影作品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4.科技节英语手抄报(英语组李宏N负责)
(1)评选内容:
选材要新颖、健康,但不能单一,应具有多样性。以贴近校园生活、学习、节能减排以及反映年轻人思想、国内外文化知识等为主。
(2)评选要求:
手抄报统一为4开纸(55cm*39cm),可以参考英语学习辅导报,版面布局合理,知识性和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排版自由发挥,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以小组集体参赛,作品不为印刷品。
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每位英语教师的每个教学班至少上交一份科技英语手抄报参与评选。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5.科技小制作(组织者:教研室)
(1)评选内容:
内容指对有关环保、模型(海模、航模,车模等)、气象等各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进行评比。作品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准备、设计,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进行创作。
(2)评选要求:
①创作的作品必须符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规范性、环保性。
②上交的作品必须制作成原型或模型,并说明尺寸、制作材料等,撰写好产品使用说明书。每件作品要注明创作人员姓名及所在班级,否则视为无效。
③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可个人创作,也可小组合作制作(最多不超过8人)。
④该项活动内容要求高一年级必须人人参与(包括合作参与),作品制作记入《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期末考核成绩;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每班至少上交一件作品。
⑤作品上交截止时间:11月29日(星期二)前。
(3)评选对象: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各班至少有一个科技小制作作品参与评选。由班主任指导制作并负责收取上交给郑海滨老师。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6.科技黑板报(组织者:团委会)
(1)评选内容:
可多种多样。如节能减排、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批评反科学的现象;推广有意义的活动;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
(2)评选要求
①科学性:要遵循科学原则。
②思想性:思想性主要表现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人际关系、纪律、法制等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于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关心家乡变化、科技进步和国家建设。
③实践性:活动让青少年在科普教育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学生通过板报获取科学知识。
④兴趣性:贯彻兴趣原则,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加入到活动中,同时又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青少年形成科学志向和科学理想。
⑤创造性:具有个性、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3)评选对象
基础年段的每个班级在11月23日之前出一期以“节约――我为和谐社会展才智”为主题的黑板报。
(4)评审奖励:
初中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高中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七、时间安排
xxxx年11月为作品展出评比时间,20xx年元月为表彰奖励时间。请各组织单位请积极开展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八、总结奖励
单项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分别给予奖金和证书。并把一等奖的作品送到县参与评选。
团体奖:一等奖每人次记3分、二等奖每人次记2分、三等奖每人次记1分;以各班成绩总分为序,学校按年级表彰总分前八名班级为科技节活动先进班集体并给予班主任组织奖。
指导奖:根据评比结果,分别对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篇7:小学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字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祖国文字,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臀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但跟写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2、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4、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严格的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5、学习简单的章法布局,尝试完整作品的书写。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七年级教学内容安排
四、书法校本课程中书写训练的要求
任课教师以校本教材为教学内容,除了落实备课、讲课的环节外,还要重视书写中的训练事项,教学每周一课时,每周完成作业两页纸,平时作业可以参照语文同步训练酌情布置,要落实好每天一练。
五、教学措施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事情的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校内外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书法服务活动,如现场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栏等等。再就是让他们抄写专栏、办手抄报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一些书法素质好、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优良品质。
六、书法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安排
略
篇8:小学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我校于秋季与全区中小学一样全面使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两纲”教育精神和市区上级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有效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以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服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设计上,侧重要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效果如何?是否严格发挥教学五环节的作用?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幸福指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强调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广泛开展以“享受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构建愉快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既面向全体,又分层实施,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以博爱的精神熏陶人,以博学的追求激励人,以博乐的心情谐和人,主张立德树人,乐学创新。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具体行动
(一)树立基本的课程理念
1、围绕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以学生为本,以“享受教育”为主题,培育具有博爱之思想、博学之追求、博乐之心态,营造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追求教育民主与公平,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保障基础性课程的实施,强调多元性、选择性的拓展探究课程实施,体现德、智、体、美、劳诸育的统整性与渗透性、以满足学生主动发展的多样与和谐的需求。
(二)制订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1、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逐步完善学校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2、立足于“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的研究,逐步构建并完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学校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较为理想的课程环境。
3、实行多元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激励促进元素,丰富和完善“享受教育”主题。
(三)学校课程的基本结构
(四)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
1、成立由校长负责之下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规范和指导教师执行和开发学校课程的程序与管理,加大对教师课程开展能力的培养。
3、有计划、有重点研发拓展型课程、基础型体验性学习课程和拓展兴趣型团队合作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平台。
4、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强化课程管理,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高质量。
四、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
1、组织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用校本教研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以教学质量标准为基准,规范日常教学行为。
2、明确教研组、备课组、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的教学任务。
3、发挥教师潜能,倡导校本化与个人化相结合的实践与创新。
4、加大贯彻教学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
篇9:小学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为载体,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2.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学校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学校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学校课程实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制定学校课程开设计划,将学校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计划,撰写教案。
5.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五、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
1.成立学校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七、资源包的开发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的资源包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开发资源包,学校进行资助,保证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八、配套措施
1.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科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计入教师工作量,按工作实绩进行奖励。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 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 剪纸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中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 学校特色实施方案
★ 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 学校课程教学计划
★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 学校七五普法实施方案
★ 学校行政管理活动实施方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