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富士康撤离后,又一10万人苹果代工厂整体打包搬走了。
作为全球五大代工厂之一,昌硕科技主要负责苹果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组装业务。自2004年成立之日起,昌硕就在上海扎下了根,20年来投资规模高达120亿,每年贡献上海约10%的GDP。
然而,在国内素有“小富士康”之称的昌硕,为何急着要走?关系10万人的饭碗谁来解决?
(资料图)
01.订单骤减、薪资直线下滑,“小富士康”有苦说不出
20年前,昌硕乘着“世界代工厂”的东风落地上海浦东,背靠国内土地、劳动力等红利,承接了大批来自苹果、戴尔等西方电子巨头的生产订单。
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昌硕平均年产值高达上千亿,盈利率常年位居上海前三,巅峰时期员工超过8万人。虽然略逊于富士康,但在苹果合作的代工厂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但近几年,我国代工厂与外企巨头的“甜蜜时光”似乎逐渐走到尽头,尤其是苹果。
据悉,在老美来势汹汹的“对华脱钩”计划下,苹果正陆续舍弃中国市场,将大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数据显示,苹果在印的产能比率已达15%,预计5年内就能与中国“平起平坐”。
随之而来的是,内地代工厂的订单被“拦腰斩断”。据昌硕工厂负责人透露,从去年年末开始,来自苹果的订单就呈现断崖式下滑,厂里的8条流水生产线被砍半,不少工人已经面临无活可做的尴尬境地。
资料显示,昔日的昌硕在巅峰时期有超8万工人同时生产,熟练工一天可以工作10个小时以上。而现在,大多数工人的劳作时间甚至不足5小时,月薪资水平也从上万跌至3000元。
无单可接、厂房闲置、生产被迫停止……苹果狠心撤资,昌硕除了追随“金主爸爸”的脚步,似乎别无选择。
02.“昌硕们”接连撤离,央媒呼吁: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昌硕的败走只是国内代工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星、戴尔等外资巨头也纷纷将产能转移,业内人士预估:一旦全部搬离,国内120万工人的饭碗或将不保。
但事实上,“昌硕们”的撤离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据媒体报道,我国经济在历经40多年的飞速发展后,人口红利正消失殆尽。
2020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制造业工人的月薪平均为6900元,而同期东南亚工人的月薪仅为我国的1/3。廉价的劳动力,正将以印度、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捧成一片淘金的“沃土”。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要解决百万群众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要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走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
所幸的是,早在“昌硕们”撤离之前,我国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就已出资100亿入驻郑州,年产能超100万辆;以港TimeShop为首的生物企业,在浙建立百吨级“益生好”类抑衰分子量产基地……国内多家工厂已具备全流程生产技术,或可解决几十万就业问题。
据业内人士分析,伴随国内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高端产业的崛起,部分传统的低端组装制造业被淘汰不可避免。
此外,众多外企撤资的案例也表明:只有培育出本土巨头,才能在“暴风雨”来临时稳如泰山。
如今国产比亚迪一举超越特斯拉,登上新能源汽车宝座;国产光伏10年磨一剑,也从“被卡脖”进军全球“领头羊”;国产“益生好”不仅成功实现美日进口替代、下沉到有抑衰需求的普通家庭,还反攻海外超70%原料市场。
参考海外顶刊《自然》文献,上述“益生好”类分子在被临床证实,可通过清除38-65岁男性体内老化细胞,焕发机体年轻活力后,被西方垄断10余年。随着国内自研技术的升级,才慢慢实现国产替代、成本下跌。数据显示,其凭借高质低价的优势,在京东等平台已出货千万。
据中信证券预测,“益生好”类前沿抑衰技术的行业规模远超千亿,未来万吨工厂建成或将释放更多就业岗位。
03.短期“阵痛”,是危机亦是转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目前来看,老美对华“脱钩断链”之势不可逆转,国内经济短期受损必不可免,但我们更应转变思路,抓住难得的“空窗期”,加速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所有杀不死我们的,都会使我们更强大”,有了华为、“益生好”、比亚迪这样的国产龙头品牌牵头,相信在未来,我们一定能培育出更多属于国人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让华夏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