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制造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其中提到,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工业机器人为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IFR、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609亿元,全球占比45%,为第一大市场。202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28万台,2011-2022年CAGR26%,十年间销量扩增十倍。东吴证券指出,2021年韩国/日本/德国/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分别为1000/399/397/322台/万人,我国渗透率仍具备翻倍空间:1)从经济性看,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力成本提升,机器替人为大势所趋。2)从政策导向看,2023年1月工信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受益机器替人及机器人政策导向,预计2022-2025年我国机器人销量CAGR为14%。
东吴证券认为,在AI大模型趋势下,工程师可通过大模型自动生成代码指令完成机器人功能的开发与调试,用日常对话的方式来指挥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内,机器人能够与人类直接对话,加速应用实现及潜在应用领域渗透率飞跃,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机会之一。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优选强阿尔法,主要有三个思路:(1)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格局分化;(2)国产化率低、壁垒较高的环节:大六轴、汽车3C、焊接;(3)规模持续扩大,有望迎来盈利能力上行。根据以上条件,我们筛选出7家机器人产业链核心标的进行梳理,分别为发那科、埃斯顿、汇川技术、新松机器人、埃夫特、华中数控、凯尔达。
关键词: